什么样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?-凯发国际平台首页登录

news热点新闻

什么样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?

发布时间:2025-04-03 10:08:16 浏览次数:

我们常常提到这样一个话题——孩子的阅读能力决定学习能力。


我们提倡儿童要多阅读,现在的老师、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,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,不少老师、家长也发现关于孩子阅读新的问题又出现了。


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,学习能力却并没有提升?


“多阅读、多积累”确实有助于孩子成绩的提升,但有一个前提是—— 正确的阅读方式和习惯。


01.png


会有一部分孩子,很喜欢阅读,也花了大量时间来阅读,但是阅读效果不佳。那应该是他们养成了错误的阅读习惯。能够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阅读习惯应该是哪样的呢?


一、一边读一边思考


孔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。”


如果只是阅读而不思考,只是死记硬背而不去理解阅读内容,就做不到活学活用、融会贯通,即使记忆力再好成绩也不会太好。所以,孩子在阅读时还应该多多思考,可以带着问题阅读。


二、阅读时多圈点批注


不动笔墨不读书,阅读时需要眼到、口到、心到、手到、脑到。


家长、老师要提醒孩子在阅读时注意圈点批注,这样做:一是可以保持孩子阅读时的注意力,不会读着读着就走神;二是把重点、难点圈画出来后,孩子再次读到有同样困惑的地方时,能更好、更快地回忆起他们之前的看法和体会,引起阅读重视。


02.png


三、善用查询工具


我们在阅读时,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。孩子的阅读积累、知识储备有限,他们在阅读时遇到的难题可能会更多。


那怎么办呢?每次都需要家长、老师来帮助解决阅读困惑吗?


不是。

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家长、老师们与其每次帮助他们解决难题,还不如教会他们解决难题的方法。


要让孩子意识到,当自己阅读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时,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查询、理解,如使用工具书、网络等。孩子自己查阅资料时,可以看到更多的文本材料,这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、一个学习的过程。


四、学会放弃书籍


有时候“坚持”很重要,有时候“放弃”更重要。


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,难免会遇到“读不下去的书”,可能是书籍太难了,不适合孩子现在的年龄,也有可能是孩子对这本书没有任何阅读兴趣,是被父母强制要求阅读的。


这个时候,家长、老师们需要理解孩子,对他们宽容一点。


我们任何人都有不想做的事情、不想吃的食物……


将心比心,如果让你读一本你不喜欢的书,你被迫读起来肯定也很痛苦对不对?所以,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放弃阅读,甚至鼓励他们放弃阅读。可以把这本“生涩难懂”“毫无乐趣”的书暂时先放一放,先让孩子读他能读懂、有兴趣读的书。而那本暂时被放弃的书,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愿意去读而且能够读下去了。


03.png


五、做好阅读记录


和你去银行存钱一样,孩子的阅读也需要存储。


虽然你一次又一次地去银行存钱,但最后你只需要看一眼“账户余额”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少存款。阅读是一样的,也需要有一个像银行系统一样的“阅读记录”。


每次孩子读完一本书、一篇文章,都要让他学着记录下来:读的书籍/文章名字、阅读字数(页数)、阅读体会等等。


这有什么用呢?成就感!


孩子到了某个年龄,翻开自己的“阅读存折”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读了那么多书,会非常有成就感,这种成就感会驱使他去读更多的书、会让他一直坚持阅读。除此之外,他还可以在自己的“阅读存折”中分析自己的阅读数据,了解自己看的哪一类书籍较多/较少,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结构。

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阅读习惯的养成,阅读对学业的影响,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尝试,也需要家长、老师们的助力。


孩子在阅读、在学习,我们家长、老师也要学着去等待,等待孩子慢慢成长、慢慢变得更优秀。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爱读书、多读书,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,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。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