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我们了解了《红楼梦》中贾府是怎么过春节的,以及《水浒传》中的各种春节习俗,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《西游记》和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过年仪式感。
>>>>《西游记》:赏元宵,闹吵吵
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师徒为了取得真经,历经十四载寒暑,在路上过了十四个春节,方才到了灵山,回到长安交差。
那么,唐僧师徒是怎样过年呢?

西游记中,描写过年的笔墨很少,大多数时候的表述是“寒来暑往,转眼又是一年”,或者是“山中无甲子,寒尽不知年”,如此一笔带过。
不过也并非全无记载。在第九十一回《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》,唐僧师徒四人在天竺国外郡金平府的“慈云寺”遇到了一次元宵节。
从正月十三开始试灯,到十五上元节,直至十八九谢灯。期间,各处高张灯火,彻夜笙箫,有各种各样的花灯,满城中箫鼓喧哗,彻夜里笙歌不断。

从书中对元宵节场面的描述,也可窥见当时春节的热闹程度。
“三五良宵节,上元春色和。花灯悬闹市,齐唱太平歌。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,半空一鉴初升。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,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。灯映月,增一倍光辉;月照灯,添十分灿烂。观不尽铁锁星桥,看不了灯花火树。”
“万千家灯火楼台,十数里云烟世界。那壁厢,索琅琅玉韂飞来;这壁厢,毂辘辘香车辇过。看那红妆楼上,倚着栏,隔着帘,并着肩,携着手,双双美女贪欢;绿水桥边,闹吵吵,锦簇簇,醉醺醺,笑呵呵,对对游人戏彩。满城中箫鼓喧哗,彻夜里笙歌不断。”
“有诗为证。诗曰:锦绣场中唱彩莲,太平境内簇人烟。灯明月皎元宵夜,雨顺风调大有年。此时正是金吾不禁,乱烘烘的无数人烟,有那跳舞的,躧跷的,装鬼的,骑象的,东一攒,西一簇,看之不尽。”
如此热闹,哪怕是如今的秦淮灯会,也稍逊一筹。但是,唐僧师徒因为看灯看出了一“难”,唐僧又被捉走了!
>>>>《三国演义》朝贺聚会 惊心动魄
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春节的较少,主要讲天下大事,其中有提到过年的事情,一般也是一笔带过。
刘备到北固山甘露寺招亲就是春节前后。此外,第五十五回《玄德智激孙夫人,孔明二气周公瑾》中,提到“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元旦,吴侯大会文武于堂上,玄德与孙夫人入拜国太”,从这一回可以看出,那时元旦祭祖、大摆筵宴就已是惯例了。
再比如第六十九回《卜周易管辂知机,讨汉贼五臣死节》,“至正月十五夜,天色晴霁,星月交辉,六街三市,竞放花灯。真个金吾不禁,玉漏无催!”
在这一天晚上,众人策划讨伐曹操,城中四下火起,烧着五凤楼,曹操心腹守住皇宫门,夏侯惇带兵围困许都,城中一片混乱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过年过得惊心动魄,欢乐的氛围大大地减少了。
四大名著中的“春节”
四大名著描绘的过年场景,是传统文化与社会百态的生动缩影,折射出古人过年的多元风貌。
总结一下就是:
《红楼梦》中的过年,比阔气、人脉、权势;
《西游记》中的过年,时刻要提防师傅被捉走;
《水浒传》中的过年,大口吃肉,大口喝酒,完了闹事儿;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过年,哪次也少不了阴谋诡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