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似经历了时空错位?还未来得及看完哪吒2冲刺、ai赛跑的战况,便被#2025高考时间公布#的话题一把拽回了现实。
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”、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……随着老生常谈式加油口号入场,高考的100天倒计时也即将再启。

“高考、大学、工作、成家、生子……”,好像是当代多数育儿阶段家庭的流程缩影。随着年龄日长,时间缓缓前流,不觉间80后/90后已到了为孩子预备布局的人生新阶段。
01 高考语文有多重要
在高考这场持久铺垫、筹备的“战役”中,语文依旧以2.5小时的时长,继续坐实着攻坚的硬骨头。而阅读与写作,便是语文的成败关键。同时语文素养下的阅读理解能力,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成绩。

02 提升语文有捷径吗
无数人追逐过语文的快速提分方法,
无数人悻悻而归。
殊不知,在历史到今天的演进中,语文的提升方法,一直近在眼前。
诗圣在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中写下的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一直影响至今。
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有言道:“无它术,唯勤读书而多为之,自工。世人患作文字少,又懒读书,每一篇出,即求过人,如此少有至者。疵病不必待人指擿,多作自能见之。”
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:“人不博览者,不闻古今,不见事类,不知然否,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。”
当千百年后我们依旧在谈论,大量阅读是否能够有助创作提高时,是否又会看到,先贤捶胸顿足与怅然若失的愤恨?

03 捷径来自无数日常
知乎上有过“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孩子语文成绩吗?”的话题,在答案中我们好像可以看到一点启发。
高考140 ,以本人的情况来说,大量阅读必须可以提高语文成绩。高中阅读量最快可以一天一百万字,熬夜看完天龙八部。学校和文化宫图书馆里的小说类目书大多都被我借过一遍,
看古文毫无压力,古文古诗词没有丢过分。看得多了写作文毫无压力,对其他科目题目的理解能力也会提升。另外复习时间会相对别人更富裕,对教科书的耐受度提升,
人家一天看三十页就受不了了,你能看八十页,同样时间人家看三遍你看八遍。
高中前差不多看了3000本课外书,小说、传记、文学名著、历史、哲学。看完琼瑶全集,我比女生都更言情,看完王朔文集我比男生更痞子。看完一二战,就去找一二战主要将帅的传记。
看完民国史就去看毛主席、蒋介石、国共主要将领的个人生平。直接效果是,高中看书极快(鹿鼎记看了两天半),记忆力强,思辨能力指数级提升,作文才思泉涌、一气呵成,写作风格主要看那几天看什么书。
语文分数长期稳定在135左右,作文分数56-58,尤其800字小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。
一件冷兵器,在别的孩子眼里只是“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铜”或者顶多是“千年历史的文物”这类作文中的陈词滥调。但是在“真正阅读”的孩子眼里,可以呈现为: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;
人类文明在同一时期不同地理空间上的趋同性;不同时代的冶炼技术的发展;火器与冷兵器的优劣对比;冷兵器中的“科技含量”;
04 真正阅读和有效阅读
一次真正的阅读能让孩子逐渐学会从不同侧面,不同维度,去观察、了解一个事物。这种立体的视角、丰富的细节填充,会带来孩子认知上的一个飞跃。
一次有效阅读可以丰富自己一点点词汇量,可以借鉴作家一点点巧妙的写作手法,可以拓展自己一点点奇妙的构思路径,可以让自己的阅读提速一点点,可以让自己的理解能力增强一点点。
一点点+一点点……聚沙成塔,水滴石穿,水到渠成,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。随着大量的有效阅读,孩子的文学知识日渐丰富起来,何愁语文成绩不会提高呢?